工具和食品加工的发展同样显示了人类食谱的拓展。这是因为,人类需要寻找更多种类的食物来满足繁衍的需要,而有些食物的获取,仅凭牙齿和手根本搞不定,非得找到或发明新工具作为辅助。
通过在世界各地观察野生动物并搜集灵长类动物化石,这位美国阿肯色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著名古人类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对自然环境变化、人类的饮食与物种进化之间的关联做了详细研究。《进化的咬痕》这本科普著作,介绍的正是人类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
营养师总在告诫我们,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让饮食金字塔所包含的食物种类尽可能地丰富。皮特·S.昂加尔则通过《进化的咬痕:牙齿、饮食与人类起源的故事》一书告诉我们,饮食多样性在我们智人进化之路上同样是居功至伟——它是智人攀上物种进化顶峰的重要动力。两者的不同在于,现代人摄入多种食物是有意识的主动选择,而人类的祖先,则更多是对环境变化的被动适应。
过去30多年,昂加尔乐此不疲地埋头于研究几万年前古人类的吃饭方式,但他也经常会抬头看看当下的饮食。因为经常来中国各地出差,他甚至成了一名中餐爱好者。对现代人的饮食,他总体还是比较乐观的:不同国家的饮食交流,让人们可以品尝到更多的风味和食材,多样化的饮食有助于人的健康。不过,他也指出,新的种植和饲养方式正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带来的后果,现在还很难预料。
孙行之
牙齿,是昂加尔用来连接环境变化与人类演化的中介,本书书名也由此而来。“人类祖先牙齿上微观磨损的模式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这表明随着环境波动的增加,饮食的变化也越来越多。”书中很多关于人种饮食变化的结论,,都是借助对牙齿化石的研究得出的。
许多科普作家对人类起源的论述,侧重于人类自身生存能力的发展,昂加尔则更注重环境变化发挥的影响。他认为,是环境变化决定了人类的饮食,而食物的选择又是动物生活的基础,它决定了种群的大小、结构、地理位置以及行动方式。换句话说,一个物种能否适应多样化的食物,决定了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的前途。对此,昂加尔提供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史密森学会的科学家里克·波茨(Rick Potts)曾有过记录,非洲的泛食性物种数量在增加,而狭食性动物的种类则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