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到最近火爆网络的《人生一串》,近年来美食纪录片也成为一大热点。陈晓卿坦言,美食纪录片从量上有非常大的增长,而且也是多样态的,他甚至看到过给餐厅定制的美食纪录片。“我觉得都很好,我从来不会说任何一个美食纪录片不好。同在江湖中,俱是可怜人。纪录片已经是非常边缘的一个产业了,大家如果还不团结的话,还不相互搀扶、抱团取暖的话,早冻死了,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冻死都是活该的。能够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积德的事情。”
荷兰人有点不理解我们食不厌精
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前晚在腾讯视频和浙江卫视开播。在第一集《山海之间》中,除了有西班牙火腿、奶桶肉等美食,还展现了年轻渔民用罕见的“镖法”在海上逆浪追捕旗鱼的场面。截至昨晚网络播放量已达1.7亿,网络评分9.4分。昨日,该集导演张平在接受新京报独家采访时表示,“这集劳作比较多,后面要播的美食更加恣意。”
片中介绍完皖南火腿后,镜头一转,来到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中西部小镇。两地气候相似,生产方式却不同,不同于国内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火腿生产,西班牙大多是大规模的流水线工厂制,其中看到工人推着一辆小车,在挂满了密密麻麻大火腿的地窖中穿行的镜头,很多网友都感到震撼。张平告诉记者,火腿在东西方都很受认可,是比较典型的因为保存而更精彩的食物。“我们希望展现出‘在地美食’,就是这个食物在这个地方吃是最美妙的,在选择食材上也是希望可以体现出食材的个性化对待。”
第一集刚开始,就把镜头对准了浩渺的草原,继而接连展示了羊肉、马肉马肠、火腿等肉类美食。当记者问张平为何选择“重口味”肉类开篇时,她笑称那是记者喜欢吃肉,所以才只注意到这些,实际上,在第一集中出现了碾转、烙馍、大闸蟹、绒螯蟹、羊肚菌、冷笋、火腿、搅团、秃黄油拌饭、奶桶肉、大黄鱼、马肉马肠、旗鱼、土豆搅团等十多种美食,包含了肉类、碳水、山珍、河鲜等品种。对张平而言,每一样美食都是亲生的,都是选了又选,“各花入各眼,美食是特别主观的感受,每个食物都有自己的拥趸。拍的时候我就在想,吃搅团长大的和吃碾转长大的,对事物偏好肯定不同。”
如今在众多网友心中,“陈晓卿”的名字和“美食纪录片”直接画了等号。而在谈及拍摄《风味人间》的动力时,陈晓卿半开玩笑道,“养家糊口”,他坦言,自己更想拍社会类纪录片,更热爱拍特别有诗意的自然界的纪录片,去跟动物打交道。“但是这两类的纪录片,不足以让我养家糊口,所以只能先拍一点让大家喜欢的,攒点儿钱再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片子。”
捕鱼少年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刘玮
之前大家看美食纪录片习惯于“一边看片一边网络下单”,张平告诉记者,她朋友在看片后已经下单了片中介绍的巴楚菇,“这种蘑菇很贵,我朋友买好小的一袋,个头都没我们拍摄的大,就几两,有几百块钱。”张平介绍,这种蘑菇的产量很低,而且没有办法人工栽培,“我们也担心,片子火了,买的人多了,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因为当地人如果过度采摘,没有等蘑菇完全成熟,实际也是对生态的一种破坏。”
对于片中“美食”和“人物”应该如何分配比重的问题,陈晓卿此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坦言,这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有的观众会希望直接上吃的,把人物都删掉,有的观众则认为只停留在吃喝层面太浅薄,应该多展现人文精神,“我们有时候会被撕扯,众口难调。”
目前该纪录片口碑流量双赢,陈晓卿曾表示,在他看来,全世界的东西只分两种,一种是好东西,一种是差东西,“很差的东西放在互联网上还是会很差。”
不少网友表示被片中出现的捕鱼男孩给帅翻了,“这明明就是《老人与海》。”片中,一位年轻渔民手拿鱼镖站在剧烈颠簸的小船上,找寻旗鱼的踪迹,最后镖到旗鱼的场景惊心动魄。据张平介绍,出海镖鱼的场景一共拍了三天,“这个孩子是为荣誉而战。”张平坦言,能找到这个男孩真的是运气,“我们先搜索到他师傅的信息,锁定了成功港。然后委托台湾的团队调研,恰好台湾团队和当地渔民都特别熟。据说他是当地唯一的90后镖手,年轻一辈只有他会镖鱼。”在张平看来,这个小孩很特别,他就想当镖手,最新烈焰sf,不像很多年轻渔民,可能外出务工不太顺利又回到港口,“他一开始就上的当地的水产专科学校,从小看他爸爸镖鱼,就想站上镖台。”
这个孩子为荣誉而战
摄影师抓拍小猫小狗路过镜头
除了有美食、主人公,第一集中出现在镜头中的小猫和小狗也成功抢镜。对此,导演张平表示,片中的小猫大部分都是主人公的猫,“有一次我们拍摄时,看到一只好小的猫,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就那么看着我们拍摄大部队转场,像视察一样,很有意思。有小猫小狗路过镜头的时候,摄影师都会抓拍下来。”
小猫出镜
当地还有一种职业,是专门负责切火腿片的切片师,花样百出地挑动手中一把厨刀切割火腿给客人品尝。张平说,切片师也是需要执照考核的,片中的切片师是顶级切片师,经常世界各地飞去切火腿,“好的切片师带给客人的体验也不同,一盘火腿他会兼顾到不同的部分,味道也不一样。”
行业要抱团取暖
第一集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应景的食物,大闸蟹。镜头捕捉到了太湖大闸蟹的生长故事,也聚焦了荷兰最大淡水湖艾瑟湖里作为入侵者的大闸蟹的命运。其中,荷兰的渔民家庭一脸正经地告诉观众:“我们真的没吃过大闸蟹,因为拆蟹肉太麻烦了!”
火腿
这一段让屏幕前不少网友都“气愤”了的场景,导演张平说,在拍摄这个片段的时候,摄制组也经常有“暴殄天物”的感觉,“当地的大闸蟹捕捞上来规格非常大,有些个小的,他们看不上眼就丢回去了,我们就觉得荷兰人好奢侈,这么好的东西就随随便便丢回去了。”张平告诉记者,中西方对食物的看法不太一样,西方人很少有“鲜”的概念,“比如我们吃鱼头,实际吃的是滋味,西方人喜欢吃肉,大块的,没有刺,但越是嫩的鱼肉,刺越多。所以在吃大闸蟹这件事上,荷兰人有点不理解我们。”
大闸蟹
不少网友从“捕鱼少年”身上感受到了农耕时代消退的时代感,张平说,“喜欢这种生产方式的人可能会自得其乐,但实际上也很孤独。”
美食纪录片
片中切片师世界各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