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通过上电视锻炼锻炼,同时也让孩子的成长经历更加丰富。”采访过程中,问及为何让孩子参与电视节目录制,无论是孩子已经走红,还是正在“追梦”的父母,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这个“标准答案”。
标准化“制造”就像无底洞
2造星
江雨轩演出。
看起来,全方位的宣传包装闪烁着让人心动的光环。不过,当问及这个关键环节的费用时,多家公司都没有明确回应,只是模糊地表示“看家长需求,少则几万,多的几十万也有”。杨林则这样回答:“我只能说,如果真要走星途,保持高曝光度,钱的花费就像个无底洞。”
对于不少家长早早地将孩子送往童星培训和经纪公司的做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认为,童星产业化实际上将孩子过早地推向了商业化的漩涡,这种过度的消费,可能会让孩子的“童年”变质甚至消逝,对此,孩子的父母、媒体人和市场都需要反思和自律。作为一名传播学者,也是一名孩子的妈妈,陈昌凤深感忧虑:“大众文化的本质就是消费文化,但是,如果孩子也成了消费品,问题就变得很不一样了。实际上,这种做法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是完全相悖的。”
在资深综艺节目导演刘圣辰看来,父母们的“星梦”,与近年来综艺节目尤其是亲子类节目的火爆难脱干系,“综艺节目造出了众多小童星,可能会给家长释放一些强信息,是不是我的孩子也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童星经纪人阿迪则算了这样一笔账:以湖北卫视《今晚我当家》为例,每期节目需要4个孩子,每个月4期节目就是16个。目前,全国各地卫视都至少有一档类似的节目,那就意味着电视台每个月需要的孩子起码有几百个—这还不包括暑期儿童特别节目和比较小的地方电视台节目。
上周五,又一档以孩子为主角的综艺节目《一年级》开播。宝贝扎堆,萌娃走红,似乎成了近几年综艺节目的新趋势,仅今年的此类节目就有北京卫视的《妈妈听我说》、浙江卫视的《爸爸回答吧》、山东卫视的《中国少年派》、深圳卫视的《辣妈学院》、湖北卫视的《今晚我当家》,以及即将于央视开播的《宝宝来了》……几乎每家卫视都有至少一档亲子类节目,甚至以成年人为目标观众的《出彩中国人》、《星厨驾到》等,时不时也能看到小萌宝们的身影。
然而,即便是巨额资金换来的完美包装,仍然不意味着走红。“上电视跟当童星是两码事儿,能不能红,要看机遇,甚至看运气。”琪艺大风车儿童艺术活动中心的吕先生说。至于红的标准,杨林给出了几个例子,《出彩中国人》中让蔡明“拜倒”的曲隽希,马年春晚上表演《小马欢腾》的麒麟baby组合等,“有市场反响,有电视台主动点名要这个孩子,差不多就算出师了。”
本报记者 杨丽娟
以3岁至6岁的孩子为例,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成长任务之一是安全感的建立,但是,录制综艺节目尤其是带有挑战性、比赛性的节目,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完全超出了3岁至6岁小朋友能够驾驭的范围,可能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甚至会让孩子形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比如,他会早早认为,哦,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是一定要有输赢和比较的,有的时候可能是不公平的,我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我需要学大人甚至讨好别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兰海的态度很坚决,“3年中有那么几次录节目的经历,开开眼界,满足一下孩子好奇心的需求,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