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烈焰最新私服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   北京时间8日凌晨,中国作家莫言来到瑞典学院演讲厅,向外界发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讲故事的人》。莫言在这篇演说中谈到了自己去世的母亲,介绍了自己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并全面回顾、解释了自己几部主要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含义。最后他以三个小故事结尾,呼应了“讲故事的人”这个主题。

      这些人说的也许有一定的道理,对于纯粹的学院派理论家和痴迷于阳春白雪式文学理论的人来说,莫言的演说的确有些“土气”;对于习惯于煽情和振臂高呼的人来说,莫言的演讲也确实有些沉闷。但是,莫言并没有把自己摆在太高的位置,他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讲故事的人”,一个“说书人”,还有,他还是自己父母的儿子。他的这些故事,极有可能是说给故去的母亲的,说给家乡的老父的,说给故土的乡亲的。既然如此,他何需讲得太深奥?更重要的是,他讲的那些故事,也正是我们这些不是作家的普通人的故事。我们和他一样,都是有故事的人。

      这些故事,不是从浩如烟海的书卷中能够读出的,譬如生活的苦难,你在书本中只是“意会”;这些故事,不是在西装革履的课堂上能够表现的,譬如仇恨和宽容,它们在课堂上只是两个词语。所以,没有来由的爱与恨并不存在,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位著名的作家,怎么可能呢?只有讲述我们内心深埋的各种故事的人,才有可能被我们接受。因为,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我们,都有逝去的亲人;我们,都有苦难的、悲伤的或者快乐的童年;我们,都有深藏在内心的梦想和愤懑;我们,都有成长中关于奋斗的记忆;我们,避免不了生活中的各种滋味;我们,生活中都有或深或浅的点点滴滴。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对他的母亲诉说,我们何尝不想对自己在另一世的亲人诉说,这是关于亲情和思念的故事;莫言想报复已经垂老的“仇人”,母亲教会自己宽恕,我们的亲人何尝不希望我们在宽恕别人的同时宽恕自己,这是关于宽容的故事;母亲让莫言学会去爱,我们的母亲也曾经这样教育过我们,这是关于爱的故事。

      莫言在他演讲的最后说:“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而我们,也将继续自己的故事,继续追寻和体会温暖、爱、亲情、真理和正义。

      同莫言一样,我们也被别人嘲笑过,我们也被生活击倒过,我们也做过关于狐狸的梦;同莫言一样,我们也怀疑过虚伪,最新烈焰私服,也质疑过权威,也弘扬过正义。只是,莫言把这些生活中的故事写成了小说,让更多的读者去读那些属于我们大家的故事。而我们,只是依然在做生活和文学的读者而已。

      对于莫言的演说,有人认为太肤浅:“不知西方各大学的文学理论家听了今天的莫言演讲会作何感想,这样一个诺奖获得者居然在西方宫廷给大家普及中学水平的现代文学理论。西方一百年的现代文学史情何以堪?”有人认为他的“演讲深度不够”、“语言不好”,有人表示:“深夜躺在床上拜读莫言的诺贝尔获奖演讲稿,感觉就像一个中学生的作文。谁能点拨我一下好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