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来,不图别的,就是想带动大伙儿一起致富。”去年收割香菜的时候,二人动员村里30多个贫困户一起帮忙,按工作量结算工钱。每天保底工资60元,10多天时间,最多的挣了1200元,最少的也有700元。如今,合作社被确定为葛尧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面向全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杨凡还和杨新文办起了村民春晚,每到年关,跟村民聚在一起看演出、唠家常;建了郭土楼村的微信群,谁家有个困难,群里发声,一呼百应……
资料图片回乡办厂之后,毕远峰与乡亲们的接触多了。看着不少村民还未脱贫,毕远峰常常陷入沉思,“在外打拼为了什么?能给乡亲们做点什么?”他这样自问。
他说这话是有原因的。一次,梁生在外地逛超市,意外发现他们公司生产的钢卷尺,上面贴的却是外国知名品牌商标,销售价比出厂价贵了4倍。梁生当时的心情,一则曰喜,一则曰忧。喜的是,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忧的是,“贴牌”生产,利润大多被外商赚走。“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必须在国际市场打响中国钢卷尺品牌!”
“天天吵吵闹闹,不团结一心,还咋个抓产业、奔小康?”杨凡抓住一切机会告诉孩子们这些朴素的道理。他坚持传统文化立校,不仅鼓励学生“日行一善、周行一礼、月成一习”,还专门拿出一间教室用作全村的精神文明大讲堂,每周一课,成风化人。
离京回村当支书
崔 枫摄“在外面是满天星,回到家是一团火”,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6名虞城县“城归”的创业故事。
杨威是个“80后”,老家在虞城县谷熟镇朱阁村,退伍后在外闯荡多年,卖过手机、开过银楼、做过皮具买卖,却始终放不下对家乡的牵挂。“特别怀念小时候父亲用红粘谷酿的酒。”
“2000多人的村子,天天都有让人操心的事情。我是村支书,大事小事都得管,而且还要管好。”毕远峰说。
建在郭土楼村村头的天元中学,在虞城县小有名气,不仅是因为学校“娃娃教育得好”,也因为学校的两座校门―一座像北大,一座像清华。
当了村支书,毕远峰更忙了。眼下,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正在加紧施工,计划明年“五一”正式投产。新厂以加工玉米、花生、荠菜为主,预计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
“成啊,回家创业!”
教师回乡办教育
有了好产品,去哪找客户?梁生偶然看到广交会的报道,就向政府求援,争取到一个展销摊位。不懂外语,他招聘了5名大学生,在广交会上签下60万美元订单。
乡村风光。
杨凡无法再推脱了:“一辈子了,图个啥哩?咱自己再难,还能有那些没学上的娃娃们难?”他个人垫资1100多万元,还把县里的门面房、儿子娶媳妇的彩礼钱都搭了进去,终于赶在当年9月开学前,把新学校建起来了。
红粘谷酒解乡愁
看到杨威回村成立种植合作社,乡亲们有些不解。
40年前,杨凡在村小干了3年的民办教师;40年后,年近花甲的老杨拿出全部积蓄,回来给村里建了座学校。
“要不,咱们回老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