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视线之外 探访新疆三个部落的传奇生活(3)

  •   20世纪初,另一个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也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他的收获要比斯文·赫定大,不仅发现了闻名世界的尼雅遗址和佉卢文木简,还为隐居在沙漠深处的克里雅人做过人种学测量,结果证实他们是一支印欧民族的孑遗。

      沙在眼前,家在脚下,严酷已是寻常,守候成为神话。克里雅人顺应自然、泰然独处,烤沙炊饼,,哀哭出嫁,保持了非常奇特的生活习俗。

    夕阳美景

      克里雅人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牧民居住得非常分散,交通靠马和骆驼。他们的住房是用沙生胡杨木与红柳枝编搭建成的,弯曲的胡杨木并排竖插在地里做支柱,红柳编织成墙体,房顶铺以较厚的芦苇。在略高起地面约一尺的土沙垒成的台地上,铺着羊毛毡或者地毯,这就是他们的床了。每户人家都在地上挖一个几十公分见方的火坑,用来取暖和烧烤美食。

    胡杨林

      胡杨对于这里的居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们用胡杨做房屋的柱,把胡杨木从中剖开做门,用胡杨枝生火做饭,甚至死后用胡杨树剖开当棺木埋葬。这样的起居习惯是与汉唐时克里雅河发源出的众多文明一脉相承的。

      克里雅人究竟来自何方?

      沙漠中的婚礼

    地毯就是他们的床

      于是后来有人猜测这个原始部落也许是早期成吉思汗大军的遗存;也许是皈依了伊斯兰教的古于阗国的佛教子民的延续。当人民政府找到他们时,干涸的河岸边有胡杨树枝围成的、墙上抹了泥巴、屋顶覆有芦苇、屋尖置有一弯新月的清真寺。

      克里雅人到底来自何方?是印欧民族的孑遗,还是新疆维族的分支,抑或是古楼兰人的后裔?这是我们在此次探访大漠前后一直探求的问题,然而始终没得到准确答案。

    沙漠行踪


      在地图上克里雅只是新疆的极小一点,它在地图上的名称叫做达里雅布依,翻译成汉语就是大河沿的意思,因为它分布在克里雅河的中下游两岸。

      土沙做床,火坑取暖

      【探访塔克拉玛干“野人部落”】

    旅游天地 微博 | 2010年10月20日13:22

      TIPS:

      沙漠里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