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进退之间:创业传奇难再复制(2)

  • 柳传志是个性格直率的人,但他为了联想屡屡“妥协”。他将企业领导者比作串起珍珠项链的线,适应其他“珍珠”是一种要求。“你的性格是为了要适应他们,怎么样把他们联合在一块儿,就要妥协,就要把需要变成兴趣,有时候要适应人家,你喜欢吗?未必喜欢,但是这是我最根本的目的。”柳传志曾如此阐述。

    柳传志没有写过书,但江湖上都是他的传说。以他或联想为研究对象的书籍文章数不胜数,若是读中国民营企业的创业史或者中国企业家的管理哲学,柳传志和他创立的联想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登陆港交所,柳传志“功德圆满”,隐退愿望也早有迹象:自2017年起,柳传志已连续两年未曾参与年度业绩交流会。

    柳传志进退之间:创业传奇难再复制

    正式公告前48小时,消息不胫而走。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柳传志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40岁时以20万元启动资金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下海”创业,35年间亲手培育了联想控股(03396,HK)、联想集团(00992,HK)等上市公司,创造千亿市值,较创业时翻了50万倍。

    柳传志进退之间:创业传奇难再复制

    而联想控股的愿景,众所周知是产业报国。投资本身是产业,也在成就产业。柳传志曾表示,投资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核心部分。按照联想控股的业务架构,其战略投资板块会不断孕育新的“发动机”。今年3月,联营企业“拉卡拉”上市,正式拉开了联想控股分拆上市的序幕。

    卸任总裁后,朱立南不会考虑其他发展平台,仍是联想控股董事会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将在这个层面继续贡献价值。他同时还担任君联资本董事长、联想集团董事。对朱立南个人而言,卸任之后,可以去体验另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丰富人生经历。

    行稳致远是柳传志的追求,相较于爆发性强,他似乎更加偏爱“长跑型”战略。在他的办公室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悬挂在墙上,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也是取自于此,流露出他对于远大抱负和坚强意志的欣赏。

    “对我的评价也应该是将来我退休5年以后联想的股价,而不是今天联想的股价。”张涛的《柳问》中,记载了柳传志对于“建班子”的心声。而今,联想控股上市后的第一届班子退隐,联想控股的后柳传志时代来临,对于柳传志所建立的底层逻辑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柳传志进退之间:创业传奇难再复制

    柳传志所培养的年轻人,多是经过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考察与跟踪,杨元庆、郭为等人多是从一毕业就进入联想,经过多种多样的磨砺。他有一套“裁缝”理论:进来一个人,先给他一块布,先裁一只鞋垫怎么样;确实行,再给一块布,做一个短裤;再行,再给好料子做西服。

    2014年

    我也遇到过好几次人生的低谷,我觉得能够挺过来主要是因为肩上的责任,那么多人信任我,我不能够说垮就垮,就是这个信念支撑我。

    “教父”也不是天生的企业家

    “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柳传志以此勉励自己和创业者。

    作为投资型企业,联想控股战略投资板块受外部环境变化承压,上半年净利贡献同比下滑34%,尽管财务投资板块补足了部分缺口,但联想控股净利润仍较去年同期下滑6%,这无疑也给新的领导班子的业绩首秀带来了压力。

    没有公开仪式,没有众人拥簇,12月18日,在一个晴朗的冬日,商界“教父”柳传志低调宣布退休。

    对于年轻人的培养,他善于循循善诱。“你真的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会承认你比它大。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只有赢得这种‘心服’,才具备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条件。”柳传志在给杨元庆的信中写道。

    选拔年轻人是“公司最艰难的工程”,这是柳传志早期制定“接班人计划”时最深的感触。或因中年创业带来的年龄危机感,他几乎是在联想业务发展进入稳定期不久就开始寻觅和培养合适的接班人。

    同时,他严格禁止子女加入联想,坚决保持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定位:“不管你的子女是学什么的,是不是人才,是不是优秀,全不能进联想。这里边是有道理的,像我们是计算机所出身的,我们几个老副总、董事长的子女全是学计算机的,如果没有这个说法就全都可以进联想了。”

    这在“贸工技”的路线选择上可窥一二。从代理分销起步,联想逐步占据渠道优势,再开始摸索着进军自主品牌领域。“先小心翼翼地踩上几步,确认脚底下是坚实的黄土地,再撒腿就跑。”柳传志曾表示。

    柳传志35年商海生涯,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次创业,以联想集团为主体,柳传志从中科院的一个研究员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实业家典范,带领中国民营企业在PC市场上一骑绝尘;第二次创业,以联想控股为基础,他成功转型为产业投资家,成为创业者口中的“教父”。

    柳传志进退之间:创业传奇难再复制

    朱立南为人平和,善于调和不同意见,分拆时,朱立南就在柳传志和杨、郭间承担了沟通桥梁的作用。分拆后,朱立南留在联想控股,烈焰传奇网页sf,成为柳传志的左膀右臂。“杨和郭是‘大军区司令’,在前边作战。这个人是‘参谋长’,在家里谋划。”柳传志曾评价道。

    他看起来不像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但柳传志身边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他的精力大不如前,身体也常常抱恙,此前他已将参与发起设立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职务都“退得一干二净”,一些答应参与的活动和采访最终也未能成行,直到近期还曾出国调养身体。

    联想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是联想“汉卡”横空出世,“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拓展香港地区市场,但第一次重大经营危机尾随而至。由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决策出现失误,1995年香港联想(联想子公司)报出1.95亿港元巨亏,股价最悲惨时跌到只剩0.29港元/股。

    我给自己打80分,太太给我打70分,我觉得我尽量客观了,她还压低一点。

    柳传志曾评价朱立南为“帅才”,二人“老少配”最早在联想分拆时出现。按照凌志军所著《联想风云》中的描述,那时朱立南、郭为、杨元庆是联想的“三驾马车”,但因权力范围较小,又不创造实际利润,朱立南在声望上较杨、郭二人略逊一筹。

    新班子业绩首秀面临压力

    “一个股份制企业怎么推动代代往下传,成为百年老店呢?只能靠愿景,因为愿景是几代人共同的追求,它才能成为永久的推动力。”2004年,柳传志曾这么描述愿景的重要性。

    成为企业家,并非柳传志最初的宏愿。青年时代,他的梦想是当一名翱翔天际的空军飞行员,他也曾离梦想一步之遥,但最终进入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雷达专业,26岁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计算所。

    “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柳传志以此勉励自己和创业者,他曾对媒体表示,危机中他从未想过放弃,“我知道,已经有很多员工在跟着我,我要是一放松,企业立马就完了”。而正是一个个危机串起了联想的传奇过往,也成为后来者避开陷阱的一个个启示。

     

    联想控股是以“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双轮驱动的投资控股企业,这是柳传志在拆分联想后的二次创业,他希望探寻一个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新任董事长加盟联想28年

    今日,57岁的朱立南携手75岁的柳传志向资本市场谢幕。柳传志辞去联想控股董事长职务,仅保留“名誉董事长”头衔。朱立南调任非执行董事,不再出任总裁。

    柳传志希望将联想做成“百年老店”,在多年的摸索中,形成了“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理念。

    清醒、务实、善于忍耐,是柳传志的行事风格。多位研究他管理智慧的作者都曾在书中表达过对他的妥协艺术的欣赏。凌志军曾在《联想风云》中写道:“他在顽强地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的同时,也有足够的胸怀去包容那些他不能改变的东西。然而还有最重要的,他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什么是自己能够改变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的。”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