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曾在《苦凤莺怜》中扮演乞丐)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08篇作品,营员“陶生”的第25篇作品)
1900年4月2日,马师曾出生在广州,从小他对演戏感兴趣。中学毕业后,他去香港,在一个远房亲戚的店里当学徒。由于经常被店主责骂,马师曾偷跑回广州。因为不敢让家里人知道,他只好流落街头、生活无着,被迫去学粤剧。
1933年(33岁),马师曾从美国回到香港,组建太平歌剧社。他把在美国学到的电影的导演、排练制度以及灯光、舞美技巧搬到粤剧舞台。又引进女演员,首先在粤剧中实现了男女同台演戏。同时又引进西方乐器,丰富粤剧音乐。这进一步拓展了粤剧的表现力。此后几年间,马师曾与另一位名家薛觉先展开竞争,开启粤剧史上著名的“薛马争雄”时期。
马师曾在人寿年剧团的第一出戏是《宣统大婚》,他扮演宣统皇帝溥仪。他打扮得浓眉大眼,表演带滑稽风格。结果当地观众不适应,用粤语喝倒彩,要他“返入去”(“回后台”的意思)。但马师曾随机应变,立刻转换表演风格,把戏演完。
不久,一位老同学介绍他到另一家戏班演戏。此时,烈焰网页私服,国内一位粤剧名家来新加坡。1919年,马师曾又与人合编合演了《癫、嘲、废、戆 》。他在剧中穿现代服装,表演也很大胆。受到业内守旧派的指责,却广受观众欢迎。他便开始自己组建戏班,又演出了《白蛇传》、《海盗名流》等剧。开始在东南亚一带有了点名气。
这场演出让剧团的人对马师曾产生不同看法,双方各持己见。团里一位著名的花旦千里驹认为马师曾有表演潜质,认为应当适应他的风格。千里驹改动了自己的拿手戏《玉楼春怨》,让马师曾来演。让马师曾诙谐、幽默、机智善变的风格更加突出。
1923年(23岁),马师曾来到香港,加入人寿年剧团,年薪6000银元,相当于今天的过百万人民币。这个剧团是晚清四大粤剧名班之一,民国初年更被称为“省港第一班”。加入这个剧团不但让马师曾成了“土豪”,也成了他艺术生涯的重要事件。
(马师曾早期剧照)
(1950年,马师曾、红线女、薛觉先合演《人海万花筒之〈陈圆圆之歌〉》)
1957年11月1日,广东粤剧院成立,马师曾担任院长。他随后演出了根据田汉话剧改编的《关汉卿》,并在武汉为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专场演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都观看了演出。1960年夏天,他又参与拍摄电影版《关汉卿》。因为马师曾扮演的关汉卿太深入人心,许多演员认为无法超越,竟使该剧停演近50年。1961年,又和红线女赴越南演出《关汉卿》、《刘胡兰》等剧,受到胡志明的接见。
(马师曾与红线女的《关汉卿》海报)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不顾港英政府警告,回广州演出,并参加抗美援朝游行。同时,还和红线女主演了10多部粤剧电影,并成为有左派背景的中联电影公司的股东。
1953年,红线女组建真善美剧团,马师曾又和她尝试改编一些西方故事,丰富粤剧剧目。如改编自歌剧的《蝴蝶夫人》、改编自莎士比亚小说的《一磅肉》。1955年(55岁),马师曾应邀回广东定居,担任省粤剧团团长。同年,他与红线女因感情不和离婚,但二人继续在事业上做搭档。
【1964年4月21日】马师曾小传:因乞丐成名的粤剧烈焰最新sf,儿子却是“一介武夫”
1941年底(41岁),日军占领香港,马师曾逃往湛江。他组织剧团赴广西演出。一次演出中,女主演突然发病。凭借经验和眼光,马师曾决定起用只有17岁的青年演员红线女顶替。1942年,他又和红线女合演《刁蛮公主》。此后,二人一直在广西各地演出,并产生感情,在1944年结为夫妻。
1956年5月,马师曾和红线女到北京演出《搜书院》。周恩来观看演出后称赞“行家马师曾回来了”,粤剧“气象就更不同了”。
抗战胜利后,马师曾与红线女定居在香港,有时回广东演出。1949年,生下一个儿子,取名马鼎盛。后来马鼎盛在凤凰卫视主持《军情观察室》节目,成了著名的军事评论员,可谓“一介武夫”。
1929-1930年,马师曾应邀到东南亚巡演,受到热烈欢迎。巡演结束后,马师曾1931年到美国巡演。在美国期间,他参观了好莱坞,学习了一些电影表演技巧,准备用在粤剧革新上。
1925年(25岁),马师曾与人合组大罗天剧团。他聘用大量专业编剧,自己也写戏,继续在剧本内容和表演上创新。同时,他积极学习国内外其他演员的特点。比如,他很欣赏查理.卓别林。还把卓别林的灵活身手和搞笑方法用在粤剧中,让造型、动作活泼,接近一般观众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