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防长会和东盟防长扩大会刚刚结束,24日,即将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新加坡防长黄永宏表示:为增进互信,明年东盟将与中国举行首次海上联合演练。嗯,大新闻往往很短,这次也不例外。
11个国家,首次演练,这些因素限制着明年演练的内容应为较为初级的基础性科目,比如海上编组、信号通信和搜救等,就军事意义本身来看,十分有限。但往深了看,在政治和外交层面却意义重大。
就战术层面而言,军队和防务部门间的联合演练可以很好地增进不同国家军事人员间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相关国家间的友好关系。这类联合演练的决定也有利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完全有能力自主维护好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我们还是无法忽视美国在该地区强大的军事联系和军事关系,虽然仅靠这类合作不太可能撬动该地区“安全上靠美”的基本安全架构,但它毕竟是个好的开始,如果中国与东盟国家能够持之以恒地往前推,质变未必就不可能。
但正如前文说到的,在南海问题“双轨”思路框架已定,促发展、谋合作已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主题的背景下,美国若执意成为影响南海局势缓和的最大变数,我们只能提醒一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以在南海问题中,表现得最为活跃的菲律宾和越南举例,分析一下东盟各国关于南海局势变化的原因,或许可以以小见大。中国在南海中南部的力量优势还在建立中的时候,菲、越自然痴心妄想,抱着必要时进行“放手一搏”的打算。但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的综合力量和能力已经对越、菲构成压倒性优势,它们如果再妄动,中国的反制只会是它们失去更多。试问,在海上,他们建岛能建得过中国?造船能造得过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力量对比彻底失衡,对抗的信心自然乘海风而去,丧失殆尽。
首先,合作深度不够。例如此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执法部门建立的海上联合搜救的合作机制,中国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军事交流与合作主要局限在搜救、反恐等低敏感领域,影响不够深入。另一点,制度化程度不高。虽然中国与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搞过不少双边的军事演习,但只局限于个别东盟国家,从未与东盟一个整体搞过军事演练,更不用说形成长效的机制。
文/湖图燕波
南海上刮来一阵风,一场海上联合军演即将举行。
其实,中国与东盟国家并非没有军事等高敏感领域的合作。只不过,相比于经济合作带来的影响来说,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对东盟地区安全结构的影响十分有限,岛叔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