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青云市场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正在积极转型,除了做电商,正向娱乐、餐饮、文化、旅游等领域进军。目前商场覆盖服装、鞋帽、家居用品、日用小百货、化妆品等12大类上万个品种,成为南方发达地区轻工和机电产品加工基地的最大“前店”。凭借20余年构建的市场网络和庞大的客户群体,青云产品远销俄罗斯远东各地区、中西部各大城市以及多个对俄贸易边境口岸。年交易额平均达到40亿元人民币,最高峰达到60亿元人民币,占绥芬河的半壁江山,并以此拉动了外贸、金融、旅游、房地产、建筑、餐饮等多项产业发展。
绥芬河青云市场谱写27年商海传奇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昔日的边陲小城绥芬河已经成为中外驰名的国际商贸旅游名城,而这其中,能够展现绥芬河改革开放特色历程的,27岁的青云市场最具代表性。如今,青云市场依然伫立在绥芬河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无论是市场,还是业户,烈焰sf,他们依然对中俄贸易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也是满满的期待,并以其特有的方式继续演绎着自己的商海故事和传奇。
青云市场内俄罗斯顾客正在选购商品。 本报记者杜怀宇摄□本报记者金双燕杜怀宇
(上接第一版)来自浙江台州业户李金菊经历了市场开业到改建、火灾、重建、扩建全过程。她形容当时交易的那个火劲称得上是空前绝后。市场里人山人海,喧腾不绝。她家的半米柜台,没有插脚的地方,要站到货上吆喝,有时一天都喝不上水吃不了饭,一个月挣个几十万上百万的不在话下,有的商户每月的手机费就达几千甚至上万元。许多人在此捞到第一桶金,国际客商大批涌来。围绕着青云,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圈。“青云”二字在中俄两国叫响了,谁也没想到“财富”跟随“开放”的步伐竟然这么紧密。不论是国内游客,还是俄罗斯人,只要来绥芬河就必到青云,一时间,“绥芬河的青云市场”“青云市场在绥芬河”“绥芬河”与“青云”成为中国特别是俄罗斯商家最为青睐的淘金之地,更成了人们了解商情信息、掌握商机的汇聚地。
已在此工作了21年的韩照勇,与这里的不少商户成了朋友,甚至有的商户比他来得还早。
盛夏时节,记者慕名来到绥芬河青云市场。从楼下转到楼上,市场里有些冷清,心里略感失望,因为这与之前人们口中的青云市场车水马龙的情景大相径庭。
中俄庞大的供需市场,加之沿边开放的举措,使青云市场发生了裂变效应。最红火时,市场日光顾俄罗斯客商突破4万人次,日成交额突破几十万人民币不等,从业商户日收益记录3万、4万、5万不断被刷新,就连附近的一家银行储蓄点一年就达到几亿、十几亿人民币的储蓄额度。青云市场也成为这场变革中的最大受益者,1992年当年即向国家缴纳税费500万元,刚投入使用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青云市场的管理者们针对最初“什么都好卖”的时期一去不复返,中俄边贸步入讲质量、重品牌新阶段的现实,引导商户从什么都卖到专卖一种商品,到卖品牌商品,到代理全国知名品牌,着重在规范管理、诚信经营上做文章。青云市场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渐渐又再现了昔日的风采,成为中俄边境上和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对俄贸易商品集散中心。
但这些,在青云市场副总经理韩照勇的眼里,实属平常。他说,不少商户已把这里的店面和精品厅当作窗口和平台,把线下搬到线上。就连一天还没有开张的几个商户也表现得很淡定。所以直到今天,仍有一大半的业户依然坚守在这里。
(下转第二版)
而让人更没想到的是,更大的考验在等待着他们。1997年7月9日深夜,一场大火吞噬了这座中俄边民的商业殿堂,刚恢复了信心、振兴起来的市场,又一下沉到谷底。但青云人没有灰心,没有放弃,仅用了100天时间就在原址上再造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商业大厦。而这之后,青云市场又历经了亚洲金融危机、卢布贬值等考验。到了1999年,有的业户不干了,有的走向北京、广州,有的走出国门,去闯更大天地。也就在此时,韩照勇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公职身份,变身市场经营者。
适应新业态,除了传统的柜台出租,青云市场也在不断调整经营思路。2003年,在市场不歇业的重重困难下,扩建成3万平方米、700多个精品厅,开始打精品、做电商。2013年成立了电商工作室,与阿里巴巴、速卖通等合作,目前电商年销售额达七八百万元,利润100多万元。侧重引导商户实施品牌战略,注册自己的商标。还在这一年建立了党支部,让其发展更有后劲。
早期青云市场。 资料片1994年,青云市场应势扩建成1.2万平方米。没想到的是,受国内外市场经济因素和商品信誉危机影响,市场陷入低迷,给原本红红火火的市场造成了重创。在这关键时刻,青云市场召开了几次形势分析会,重在转变思路,重拾信心。将一层楼开起了鞋市,鞋帽的销售备受俄罗斯采购商喜爱,不景气的民贸市场重新振作起来了。
1991年春,当时的绥芬河正处于全民“欠欠”(英译交换之意)空前火爆之中。这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对管理无序、治安隐患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急需一个场所把大街上散乱交易的人群集中到一起。建立市场急需资金,经费怎样解决?诸多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经过工商部门努力,决定边施工边集资。工期不等人,筹到400多万元,当年5月17日开工,12月28日开业,一个3750平方米的五层楼宇自此在北纬45°线上傲立。之所以取名“青云”,借喻青云直上。随着1992年绥芬河成为我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提前踏上了第一班车的青云市场作为这支开放大军的领跑者,迅速发展壮大,这个设有560个摊位的市场,成为中俄沿边开放中最活跃的商品贸易中心和资本流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