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分开,减少了填埋和焚烧的垃圾量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齐玉梅表示,对居民而言,垃圾分类主要是干湿分类,就是将“厨余果皮”等湿垃圾从干垃圾中分拣出来,专门投放。经过处理,湿垃圾可资源化利用,使直接进入填埋或焚烧的干垃圾处置量明显下降。今年3月份,开元新都小区平均每天清运湿垃圾632.93公斤,而清运干垃圾仅212.9公斤。
这是上海实施的垃圾分类兑换积分的一个场景。
4月19日,星期日,上午8点多,上海松江区方松街道绿色账户积分兑换点内已经排起了队。蒋琍赶紧将手机接上电脑,开始为面前的大伯大妈们兑换积分。
去年,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建立了一个绿色账户网站,他们将募集到的资源放在网上,居民可用绿色账户积分来“购买”上面的东西。
分类投放可获积分,积分可兑换实物
由于居民垃圾分类可能不够精细、投放准确率不高,街道、居委会聘请志愿者督促居民改正。物业单位也让相关的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确保湿垃圾的纯度,因为纯度达90%以上,才能进入湿垃圾处置设施进行生态处置。
“很多参加绿色账户的都是老年人,他们不太擅长使用网络,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常设兑换点,方便居民兑换。”张立介绍,方松街道还推出优惠政策,1个积分可兑换2分钱东西,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兰桥小区尚未推广绿色账户,但小蒋也运用了积分方式,提高居民分类积极性。“我们会定期准备生活日用品,现场让居民兑换。”小蒋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在小区南片也推行这一方式。
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推广多元化
“不过,对居民个人罚款操作起来不容易。”齐玉梅坦言,用绿色账户这一激励机制,可以推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绿色账户除了日常兑换外,还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出“垃圾分类换黄金”“绿色账户岁末抽大奖”等各类积分换礼活动,让绿色账户持续吸引市民。去年7月,静安区绿色账户宣传活动中,东安公寓的史阿姨参与抽奖,抽得价值2000元的纪念金币。今年3月,杨浦区宣传活动吸引了近300位市民参与,家住新江湾城的朱艳敏等18位市民赢取了10g金条、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等奖品。
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上海绿化市容局以及各区、街道等部门,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2014年5月1日,上海颁布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进一步明确垃圾分类的标准以及相关责任人的尽责要求。其中,规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未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分类驳运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在松江兰桥小区的中心广场上,27岁的蒋辉辉正在回收居民拿来的报纸、塑料瓶等物品,并换给居民日常用品。这个从美国雪城大学留学回来的青年人,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环境也像雪城那样优美,便成立了上海净蓝公益发展中心,致力于环保事业。“我们在小区北片推行垃圾定点定时分类。”小蒋介绍,通过宣传推广,北片撤除了楼道的垃圾桶,设置了6个公共垃圾投放点。每天上午7点到8点、下午5点半到6点半,志愿者守在公共投放点,宣传垃圾分类,并现场指导居民准确分类投放。
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陆月星表示,目前上海垃圾分类体系已经覆盖280万户居民,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确定的目标是:绿色账户覆盖到100万户,垃圾分类新增100万户。这样上海全年生活垃圾处置总量将减少17万吨。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社会共治等新思维,因地制宜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进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上海模式”。
“让社会组织参与,多元化推广垃圾分类,这些尝试都可以通过‘邀百姓参与,给百姓实惠’,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成效。”张立表示。
“其实也不是在乎这些东西。现在我们已经养成分类的习惯了,即使不兑换东西了,也会继续分类投放的。”徐仁云老伯说。
记者来到松江开元新都小区的垃圾房旁。保洁员俞先林将湿垃圾桶内的垃圾袋取出,剪下袋子上的条形码,她把剪下的条形码拢在一起,拿出手机,一个个扫描,居民分类的信息就进入绿色账户。
“这都是上海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的功劳。”街道负责人说,他们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爱芬这一社会组织,推动居民投放湿垃圾。“我们前期进行了调研,发现居民普遍担心投放湿垃圾会弄脏手,就与物业等部门协商,在垃圾房旁建了个水斗,供居民洗手。”爱芬环保项目专员马晓璐介绍。
湿垃圾由专门的全封闭后压式垃圾清运车清运,车上有车载称重系统,清运人员将收运的湿垃圾分量等信息输入电脑终端,反馈给街道。如分拣不干净,清运人员会拍照投诉。“保洁员二次分拣政府给予补贴,如被投诉,轻者劝诫,重者扣钱。”张立说。
静安区曹家渡街道万航公寓内,垃圾房旁放置着5个垃圾桶,有咖啡色的“湿垃圾”桶,有黑色的“干垃圾”桶,还有“玻璃”“有害垃圾”“可回收物”3个垃圾桶,分别为绿色、红色和蓝色。旁边一面墙上,图文并茂的宣传画,生动地演示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做法等。
剪掉条形码的垃圾袋被放到一旁的大铁斗里,两三个保洁工戴着橡皮手套,正在进行二次分拣。他们将袋子内的湿垃圾倒出,塑料袋扔进干垃圾桶内。发现湿垃圾中混有纸巾等杂物,拣出放进干垃圾桶。
接过徐仁云老伯手中的绿色账户卡,用手机扫一下,姓名:杨月芳,积分:740分。“这是我女儿的卡,她没空,我来兑换。”徐老伯对着柜台上的积分兑换表,盘算着想换些油盐酱醋,这些积分能换多少呢?蒋琍算得快:“4包盐、1瓶醋,共14元2角,使用积分710分,还剩30分,下次积了再兑。”“好,好。”徐老伯连连点头。
上海的垃圾分类始于2011年。当时测算,全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左右,曾有人比喻说,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其中60%是厨余果皮等湿垃圾。
截至目前,上海在1.1万多个单位、居民区等场所推行垃圾分类,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末端焚烧、填埋量,从2011年的1.89余万吨下降到2014年底的近1.68万吨,相当于减少新建一座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
这些积分可用于兑换实物,如抽纸、牙膏、手电筒等生活日用品以及公园门票等,甚至可以缴纳水电费。
方松街道社会事业科的张立介绍:“我们对自愿参加绿色账户的居民,每户发一卷60个垃圾袋、100个条形码,他们将垃圾干湿分开后,只要在湿垃圾袋贴上条形码,保洁员就会扫描,将信息存入他们的绿色账户里。一袋湿垃圾贴一个条形码,可得10个积分,一个积分相当于人民币1分钱。”